枣庄市店子镇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麓,盛产长形红枣,因个大、皮薄、核小,在当地一直被叫做“长红枣”。这种枣香甜、绵软,在当地享有盛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滕县志》记载,1585年枣林蔓延山坡,果枝垂于地,山地之民皆仰吃。那时店子镇的长红枣就卖到了上海,上海人点名就要枣庄的长红枣。
传统优势产品遭遇发展瓶颈
在店子镇,枣树是农民种植的“铁杆庄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枣的价格越来越低,而且面临卖不出去的境地,农民干脆就不种枣树。为了保住“长红枣”这个传统优势产品,政府部门想过很多方法,提高农民的种植热情,但收效甚微。
怎么让“长红枣”这块金招牌重放光芒?时任店子镇副镇长的柳清伟经过分析,从长红枣的脱水深加工上看到了希望。2001年3月,柳清伟在店子镇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资,成立枣庄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始打拼市场。
为使长红枣打开市场,柳清伟参加济南、上海等地的展销会。通过展销会,柳清伟拿到了济南银座超市的第一张订单。“自己的产品到底行不行?”柳清伟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市场的反馈。令他想不到的是,市场反应出奇地好,订单接踵而至。这次成功更让他坚定了走大枣深加工的道路。
长红枣成为奥运枣 深加工让长红枣身价倍增
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柳清伟意识到,产品的质量决定着市场的成败。要保证果品的质量,需要把长红枣田间栽培管理和加工环节实行一体化管理,提升绿色标准。当地政府对他的这一打算非常支持,组织技术人员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散发技术“明白纸”,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
因品种特性和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及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长红枣”这块昔日的金字招牌再度焕发出了无限生机。在2007年11月20日至25日,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等六部门联合对来自全国的上千种果品进行了评选,我省有八种果品入围“奥运推荐果品”名单,其中就包括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的“长红枣”和“生力枣”。
长红枣获得荣誉的同时,更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长红枣系列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济南等国内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往日每公斤6元左右的枣加工后可卖到50元以上。
往日逼着种 今日抢着种 深加工让果农喜笑颜开
长红枣“红”透大江南北,店子镇的果农也喜笑颜开。不仅枣不愁卖,而且枣的价格一路走高,卖价从最初的2元一斤到4.5元一斤再到现在的9元一斤,果农种植枣树的热情高涨。山亭区林业局副局长彭智杰介绍说:“原先让农民种枣树简直比登天还难,农业局工作人员把枣树苗种到地里,前脚走后脚农民就拔出来;现在呢,根本不用做工作,农民自己就很愿意种。仅2000至2001年,枣树种植面积就增加了6000亩。公司每年为店子镇增加收入近千万元。”
在省林业局经济林站张繁亮站长看来,像长红果品开发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接农户,不仅能够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破解了果品发展的难题,延伸了果品发展的产业链条,挖掘出果品加工的市场潜力,让种的加工的都得利。